-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助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作者:苑旺 冯栋 王刚 来源:学生处 发布日期:2024-05-22 浏览次数:
青春引航,乘风破浪。一年来,学校坚持把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夯实一线规则、凸显功能发挥、深耕文化浸润,全力打造具有西农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有效打通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为助力学校卓越农林人才标杆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
坚持党委统筹领导。学校及时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校《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标杆行动计划》和《“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行动计划》以及深化中央巡视整改工作任务和校党委常委会研究事项清单,定期专题研究,督促措施落实,完善场地、经费、人员等保障。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落细落实。
健全社区工作机制。学校以“党委领导、学工牵头、教师协同、学生参与、支部引领、社团助力、辅导员入驻”为思路,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守正与创新同推进、全面与特色相统筹,不断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出台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方案(试行)》,统筹安排7个方面、32个建设内容,高位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进入学生社区。
探索育人制度创新。学校成立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一体化教育党工委,校领导担任党工委书记,建立工作例会和专题会制度,优化调配全校力量和资源,切实推动“五育”一体谋划、部署和推进。成立综合素质教育学院,聘任200余名专兼职教师,以4门必修课、50门选修课“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延伸开展劳动教育、艺术鉴赏、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教育等“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夯实一线规则 汇聚同向同行育人合力
坚持党政领导深入一线。全体校领导为学生讲授思政课,与少数民族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子”,每月深入班级、宿舍、食堂、社团不少于2次,开展校领导“走访学生日”等活动,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处级领导落实联系1个党支部、1个社团、1个班级、1个宿舍、1名特殊群体学生的“五个联系”,工作覆盖5000余名学生;开展“职能部门面对面”系列活动,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
专业力量全面帮扶。建立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1+N”课程体系,为研究生开设公共选修课《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和《研究生心理资本开发》,建立心理专家定点联系学院制度,切实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安全底线。聘任107名专业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实效,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同向融合。为学生提供21门次小班实训课、每周29个时间段的职业咨询,开设求职实训营、简历优化训练营、就业直播间等特色指导服务,年均辅导服务4000余人次。连续12年为学院配备体育辅导员,指导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开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思政力量全方位守护。出台《辅导员入住学生社区暂行规定(试行)》,投入140余万经费在学生社区内建设120间辅导员宿舍,辅导员与分管学生住同一楼层,138名辅导员每天24小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其余辅导员居住在学校“15分钟生活圈”,确保社区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并到场处置。聘任本科生班主任769人、研究生班主任21人,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指导班主任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听课看课、走访宿舍等工作。
贴心服务支撑保障。建成线上“一站式”服务大厅,进驻学生相关事项300余项,已完成学生办件超9万件,着力实现“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组建学生社区团工委,设立事务咨询、业务办理、权益反馈三大类业务,通过部门协同、简化流程、接诉即办等举措,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本领,提升学生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凸显功能发挥 拓展共建共享育人空间
拓展社区育人阵地。学校在学生社区内打造党建示范引领、“第二课堂”实践体验、学生发展赋能、素质能力拓展、创新创业实训、职业发展能力实训等6个中心,建设超100余间学生活动室,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支部活动、社团展演等活动逐步走入学生社区,社区在助力学生思想引领、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困难帮扶、事务办理、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凸显。
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片长-楼长-层长-舍长”四级网格化社区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动员机制作用,及时处置学生社区突发事件。建设一批学生信息员队伍,畅通学生信息反馈途径,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响应速度与干预效率。
强化社区学生组织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团工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阳光团工委、易班发展中心等学生组织分别负责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各服务站点的活动组织、运营维护等工作。组建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设置社区建设勤工助学岗位,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社区建设,增强学生参与社区工作的获得感,“学生社区大家建,建好社区为大家”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深耕文化浸润 打造西农特色育人品牌
形成系列实践育人品牌。学校精准把握时间节点,构建“一月一主题”覆盖全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系,精心打造“一院一品”“四节三展”品牌活动载体。打造形成“西部乡村调查”“驻村驻站支教支农”等社会实践品牌,擦亮暑期社会实践、村主任助理、田园使者等实践育人品牌,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研究生助力团”开展支农支教、科技帮扶工作,让学生在实习实践活动中锻造兴农本领。
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学校探索“理论宣讲+”模式,邀请校领导、专家学者、学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及红星讲师团等走进学生中分层次全覆盖开展“理论宣讲+”活动150余场次。开展“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学生党员微党课大赛,建成20余个党团工作站、设立党员先锋岗,为3000余个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开设“党建视窗”等宣传专栏,把高质量党建成效向学生社区延伸拓展。
打造服务成长基地。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学习体验调研,针对性开展“学习纪律强化月”“学风建设主题月”等活动,培育“‘扶苗’计划”“‘绿茵’计划”等学风建设品牌,探索“大学生‘齿轮’学习支持工程”“‘红细胞’赋能工程”“犀鸟计划”等学业帮扶典型模式;成立学业发展中心,开展校院两级学业帮扶,聘任30余名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党员骨干担任朋辈辅导“小老师”,开展线上线下课程答疑,助力学生摆脱学业困扰等。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形神兼备、富于实效”,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内涵建设,在党建引领、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条件保障等方面深化探索,推动学生社区由单一的生活场域向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综合功能场域转型升级。